近年來,君豪高科以綠色、節能建筑施工技術致力于地下空間開發建設,且頻頻參與國之巨制工程的建設,連續三次成為大會受邀單位,董事長李東澤、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總工程師張永勝、君豪高科總裁王寶飛等領導參加了此次會議。
本屆大會圍繞“新時代,新技術,新發展”主題開展系列研討交流,通過30余個行業主題報告,深度剖析行業現狀、難點和發展趨勢,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商討,為與會代表搭建了一個學術與實踐有機結合的交流平臺,也為業界呈現了一場市場與技術交融的行業盛會,共同助力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與繁榮。
前景與政策 君豪順勢而動
地鐵產業大會的專題報告,已成為軌道交通各領域解讀發展趨勢的風向標。根據最新數據,粵港澳大灣區7大城市地鐵規劃超1000公里,規劃近100條線路。以深圳為例,目前深圳地鐵已開通里程為285公里,在建里程273公里,到2022年四期工程建成通車后,全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580公里。按照遠期規劃,至2035年,深圳將建成33條線路總里程1335公里的軌道網絡,是目前已開通里程的4.7倍。
上海地鐵機場聯絡線
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
穗莞深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工程
龍潭長江大橋項目
時代的機遇是一方面,新政策的推出也為君豪高科所屬的民營企業提供重大利好。日前,《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》出臺,要求各地破除市場準入壁壘,塑造新型商業模式,拓展企業參與領域等,調動民營企業積極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。
“我們深耕地基基礎工程行業十余年,發展趨勢和利好政策,對君豪高科來說,是一次厚積薄發的機會。”董事長李東澤表示。目前,君豪高科憑借豐富的項目建設經驗,雄厚的樁工機械設備實力、高質量的技術人才隊伍在行業發展中快速邁步。相信在重大機遇不斷深化的進程中,君豪將與時代同頻共振,深度參與大灣區為代表的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。
智慧建造:君豪趁勢而上
今年,地鐵產業大會提出“新技術”的主題探討,對君豪高科來說,亦是所見略同。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,為地基基礎工程行業帶來革新發展的契機。君豪高科依托集團公司中地君豪的技術化全面實施,積極擁抱新科技,全力將智慧化建造體系覆蓋至重大在建項目。
君豪力倡所有項目必須“零事故”“強質量”,為了不斷優化管控的成效,君豪從管理源頭引入智能化系統,最大程度地收集人員、場地、作業等關鍵業務數據,依托物聯網,建立云端大數據管理平臺,形成“端+云+大數據”的業務體系和新的管理模式,打通從一線操作與遠程監管的數據鏈條,實現勞務、安全、環境、材料各業務環節的智能化、互聯網化管理,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益管理水平。
目前,重大項目中,穗莞深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工程、龍潭長江大橋等“超級工程”的不斷推進,刷新了多項施工建造紀錄,而這一切的推進源于項目的智慧建造系統,為項目建設的安全質量保駕護航。
“我們將智慧建造貫穿著勘測、施工、運營、監測、應急管理等施工全生命周期,在建造過程中時時進行數據的采集,使得安全質量監管部門能充分掌握物流、貨場等狀態的實況,進行項目數據的分析歸總,做好管控。”,君豪高科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運用物聯網+ AI智能+大數據+5G的融合技術,智能地將施工部門,監管部門的雙向訴求聯系起來,實時信息共享,數據結構分析,使得君豪的在建項目管控得到了系統性的變革,突破傳統工程施工管理的困境,實現工程管理智能發展的新形態。
結合地鐵產業大會“新時代、新技術、新發展”的趨向,君豪高科今后還將持續關注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和信息,與同行者共同努力,為大灣區的發展建設提供“硬核技術”和“智慧建造”,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性建設!